水转翻车
水转翻车原文:
水转翻车其制与人踏翻车俱同,但于流水岸边掘一狭堑,置车于内。车之踏轴外端作一竖轮,竖轮之旁架木立轴,置二卧轮。其上轴适与车头竖 轮辐支相间,乃擗水旁,激下轮既转,则上轮随拨车头竖轮,而翻车随转,倒水上岸,此是卧轮之制。若作立轴当别置,水激立轮,其轮辐之末复作小轮,辐头稍阔,以拨车头竖轮,此立轮之法也。然亦当视其水势随宜用之。其日夜不止绝胜踏车。
翻车
原文:
翻车,今人谓龙骨车也。《魏略》曰:「马钧居京都城内,有地龙骨车可为园,无水以灌之,乃作翻车,令儿童转之而灌水。」自后汉灵帝使毕岚作翻车,设机引水,洒南北郊路,则翻车之制又起于毕岚矣。今农家用之溉田。其车之制,除压栏木及列槛椿外,车身用板作槽,长可二丈,阔则不等,或四寸至七寸;高约一尺。槽中架行道板一条,随槽阔狭,比槽板两头俱短一尺,用置大、小轮轴。同行道板上下通周,以龙骨板系其在上。大轴两边各带拐木四茎,置于岸上木架之间,人凭架上踏动拐木,则龙骨板随转,循环行板刮水上岸,此翻车之制。关楗颇多,必用木匠,可易成造,其起水之法,若岸高三丈有余,可用三车,中间小池,倒水上之,足救三丈已上高岸之田。凡临水地段,皆可置用,但田高则多费人力,如数家相传,计日趋工,俱可济旱。
解释:
翻车的车身是利用木板作一长槽,而此槽长二丈,宽则没有一定的长度,有的四寸,有的七寸,高则约一尺。此长槽中架有行道板一条,而这个行道板的宽度大约与长槽的宽相等,但是长度却比长槽的二端各短一尺,而比长槽短的地方,则用来放置大、小两轮轴。此外,行道板的上下通周都系有龙骨板。大轴置于岸上,而大轴的两边各自连接着有着四根柄状小木棍的拐木,只要人依靠架子,踏动小木棍,就会踏动拐木,而踏动拐木的同时则会带动龙骨板,这时龙骨板就会绕着行道板而转动,藉此刮水上岸。
此外,若田地不在岸边,而在离水较高的高地,则可以利用三架翻车来灌溉。而这三架翻车与翻车之间,以小池子作为联系,如此环环相扣,取水上岸。用这种方法,可以灌溉至三丈以上的高岸之田,解决高地无水灌溉之苦,可以说是中国先祖智慧之结晶。